首页

长沙艾玛女王

时间:2025-05-25 08:52:42 作者:两部门:2025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2.1万名 浏览量:46873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电 题:尊重不同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专访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

  中新社记者 王肃宁

  作为交流文化建设经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性平台,2024北京文化论坛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800余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和行业领军人物齐聚北京,探讨对文化交流、传承创新的思考。

9月19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开幕。图为与会嘉宾。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与会的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尊重和理解文明多样性的重要价值,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越来越重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如何认识文明多样性的价值?

  彼得罗夫斯基:文明,既包括精神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等非文化内涵。文明交流不仅仅是文化的交流,还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存在,正确认识文明多样性的价值,需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强调文明平等,这是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要倡导文明互鉴;三是要坚持文明对话,缓解和化解不同文明间矛盾冲突;四是要弘扬宽容,这是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本质要求。

9月19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开幕。图为与会嘉宾在开幕式前合影。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在促进安全与发展中有何作用?

  彼得罗夫斯基:全球文明倡议旨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出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以合作加强各国联系,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间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寻求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方案。

  全球文明倡议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在沟通层面缓解冲突的目标,在确保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冲突发生在跨文化对话水平较低的国家,而其中的大多数冲突则是文化冲突。各国往往高估对手的敌意,即高估其冲突能力和解决能力。沟通不畅会不断激化现有的冲突,从而增加发生新冲突的风险。加强沟通是实现和平与和谐的关键。

  全球文明倡议为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构建文明交流互鉴新模式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路径。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互联互通的架构,实施了众多务实合作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国与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多层次人文领域合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建立多层次人文领域合作机制。

9月19日晚,2024北京文化论坛专场文艺演出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社记者:您眼中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典范有哪些?

  彼得罗夫斯基: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就是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典范。“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指导成员国关系的准则,其核心内涵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其中就包括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这也是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的原因。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金砖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作用,与世界各国携手探索文明发展道路,开展文明交流。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美、和谐、多元、共生。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不间断的根基,在时代变迁中显得极为宝贵,它的基础就是中华文化。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包容性思维。

  “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都是为了以团结取代分裂。其中,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核心矛盾和问题;全球安全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和战争的迫切需要,为全球安全治理问题和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全球文明倡议继承和融合了前两大倡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动力,文明是发展和安全的土壤,发展和安全是文明进步的途径。(完)

  受访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Vladimir Petrovskiy),政治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所首席学术研究员、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著有8本书和150多篇文章,涉及俄中关系、国际制度理论、亚太和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多边安全安排、军民关系和安全部门改革、国际维和与冲突解决、人类安全与人类发展等问题。著作以俄语、英语、中文、韩语、越南语和德语出版。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娄勤俭回应美国大选是否影响中美关系

杭州10月5日电 (记者 胡健)5日晚,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76公斤级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廖桂芳在第三次抓举118公斤时,没能将杠铃举过头顶,身体出现明显弯曲。记者向中国举重队证实,廖桂芳在抓举失败后,导致右手肘关节内侧韧带拉伤,中场休息时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虽然伤势并无大碍,但出于对运动员的保护,廖桂芳将退出接下来的挺举比赛。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聚焦文旅业:提升中国旅游业全球竞争力

这次“重走梁林路”期间,恰逢“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在佛光寺开幕。同清华大学、东北大学以及其他古建筑学者一起探讨梁、林对古建筑保护的贡献,这对我来说更有意义。特别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苏丹教授,在佛光寺周围的山上用镜子制作的装置艺术,用光影方式与梁、林对话,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在社交媒体发文,赞赏中国政府为法塔赫、哈马斯及巴勒斯坦其他派别代表之间的对话提供有力支持,期待《北京宣言》转化为切实成果,再次呼吁各国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支持为实现巴勒斯坦团结作出的努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供暖季来临,呼和浩特“十八般武艺”让温度“不掉线”

除卡拉瓦乔的画作外,展览还囊括了木木美术馆馆藏克孜尔石窟文物以及对超验体验展开文化解读的当代创作。谈及此,王宗孚直言,这旨在从非欧洲的本土化视角对文化延续与传承这一课题进行拓展、丰富,亦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对中西方文物修复理念进行比较性研究,揭示西欧和东亚之间哲学思想与观念的差异,“希望给观众带来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能带来一些启发。”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篇目介绍

(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检察机关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2019年10月最高检部署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后转为常态化工作,全国检察机关综合运用监督纠正、促成和解、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方式,五年来共推动案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5.5万件,其中争议10年以上的2914件。2023年继续深入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常态化开展,主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充分发挥在破解程序空转等难题方面的积极作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天津、吉林、广东、四川、甘肃等省级检察院推动与省级法院、司法行政部门联合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同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化解合力。贵州省检察机关探索建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回访长效机制,对已办结但未化解的案件,建立“一案一回访”工作制度,对案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内外联合回访等方式,对有化解可能的案件再次发力,着力化解。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探索建立建档立卡、跟踪化解机制,搭建聚力源头化解的一体联动平台,打造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样本”。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